识物观风 这些都与监察有关
时间:2020-09-01 作者:佚名 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
中国监察制度历史悠久。从秦朝开始,我国确立监察御史制度,经过两千多年发展,逐步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独立于行政和司法的监察体系。我国历史上的监察制度在监察形式、监察内容上多有创设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监察文化。下列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,就都曾和监察有关。
登闻鼓
提起登闻鼓,我们听起来可能会略感陌生。在影视作品中,时常能看到百姓在衙门口击鼓鸣冤的场景,他们所击的大鼓,就是登闻鼓。
有一种说法,认为宋代包拯开创了“击鼓鸣冤”之制。此前,老百姓要告状须由衙役把状子一层一层递到大堂里面。这就为受贿提供了方便,由此也耽误了一些政务和案子。因此包拯改革了这种制度。
其实,登闻鼓的起源很早。据史学家考证,在原始社会时期,部落酋长就开始在议事的地方放一个鼓。人们对哪一个酋长有意见,认为哪一件事情处理得不公,都可以到这个地方去击鼓,请大家来进行评议。战国末年成书的《吕氏春秋》,就有“尧有欲谏之鼓”的记载。发展到后来,登闻鼓渐渐成为县衙门口的一面大鼓。从秦汉一直到明清,这面鼓一直放在县衙门口,有的朝代还专设了与“鼓”有关的机构。
华表
天安门前那对汉白玉雕琢的华表,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脑海里。那么,你知道它的来历吗?
华表起源很早。早在尧舜时代,就开始在各交通要道、十字路口、议事场所设置一些木头,木头上面要放一块横的板,这个样子有一点像中午的“午”,所以又称为午木。那横板上有时候要装饰一点图案,看上去像一朵花,古代“花”跟“华”两个字是相通的。所以演变到后来,就变成了华表。在华表的横板上面是可以写字的。据《淮南子》记载,这种柱子乃“舜立诽谤之木”“书其善恶于华表木也”。意思是,大家有什么批评建议,可以写在这些叫做华表的木柱上面。实际上它最早也是起监察作用的,与今天的意见箱、举报箱有些相似。
后来,华表又渐渐衍生出其他的含义。它不再用于监督,而是竖立在交通要道处,作为识别路径的标志。再后来,木制华表完全被石制华表所取代,华表上还增雕了云龙纹等吉祥图案,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装饰性标志。
民谣
这两年,不断有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,被广为传唱。有人喜欢它口语化的叙事,有人喜欢它低吟浅唱的曲调,还有人喜欢它简单质朴的风格,但归根结底,民谣赖以生存的,其实是一个“真”字。
其实,采民谣,也曾是一项颇具特色的监察方式。一般认为,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采风;西汉时开始设置观风俗使,史载汉宣帝曾派使者十二人“循行天下,存问鳏、寡,览观风俗,察吏治得失”;东汉时,朝廷更是专门派人采访收集评价地方官政绩优劣的民谣,作为对官吏进行考课和实施监督的依据;同时,他们还会收集评论朝廷政策得失的民谣,作为议政决策的参考。恰如《汉书?艺文志》所说:“故古有采诗之官,王者所以观风俗,知得失,自考正也。”通过民谣可以了解民心向背,收集民谣也可以扩大信息来源,开辟通过民间渠道了解政治得失的途径。
獬豸
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,我们常能看到这样一幕:古代的部分官员,常常戴一种扁桶形且中间插着一根棍子的帽子——“獬豸冠”。
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,似羊非羊,似鹿非鹿。汉代的杨孚在《异物志》对其释名:“性别曲直。见人斗,触不直者;闻人争,咋不正者。”就是说,见别人在争斗,它就用角去触那个不正直的人;听别人在争论,就去咬那个不讲理的人。
正因为獬豸能辨别人的善恶曲直,对邪恶之人以角抵之,所以古代的御史以它为冠。据史书记载,古代弹劾的仪式十分庄重,御史弹劾官员时都要戴上这种形如獬豸的法冠,这也形象地显示出御史的职责与权力。
上一篇:治淮廉臣张鹏翮
下一篇:各种人情把他“请”进了牢房
- 2023-01-03“习近平总书记的20...
- 2023-01-03全国政协举行新年茶话...
- 2023-01-01检察日报:内蒙古:开...
- 2023-01-01检察日报:张莉:“不...
- 2023-01-01检察日报:能动履职 ...
- 2023-01-01检察日报:擦亮密切联...
- 2023-01-01亮相中国角!广东省生...
- 2023-01-01伊金霍洛旗:“123...